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升级
发布时间:2012-02-04 来源:本站 点击数:383
以“中国不锈钢之乡”著称的江苏省兴化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保增长、扩内需、调结构的政策措施,经济出现回暖势头:今年前7个月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近300亿元,实现销售收入290多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25%和24%;实现利税23亿元,利润13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25%和24%。其中,不锈钢产业的份额占61%。兴化市委书记贾春林说,“全市经济之所以出现企稳向好势头,就在于积极调整产业结构,促进产业升级。”
兴化市云集了1200多家优势特色不锈钢企业,有15万从业人员。去年下半年以来,兴化市从多个方面入手,促进不锈钢产业转型升级。
加大投入与促进发展的政策相结合。兴化市迅速筹资5000万元,采取了设立全市不锈钢产业发展周转金等5大措施。目前全市的不锈钢企业已有95%正常开工生产。
加大投入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。江苏兴达钢帘线公司新近投入9.8亿元新上的产业升级项目,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。江苏申源特钢有限公司,一座1.8万平方米的新厂房拔地而起,投资1.4亿元新建的30吨AOD精炼炉即将建成,建成后将生产用于风能发电的叶片钢等特钢产品。戴南镇投资3亿元新上了三个污水处理厂,投入2.8亿元全面推广了“水膜除尘”的新技术。1—7月,全市共实施工业技改项目512项,计划总投资110亿元。
自主创新与“借脑借智”相结合。申源特钢公司与中科院上海材料研究所、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合作研制开发的气门钢,替代国外进口,在气门钢基础上生产纳米气阀钢,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40%。今年以来,该公司又从德国引进价值1200万元的探伤机,与华能集团合作联合开发生产叶片钢。目前,全市已有10多家规模骨干企业建起了科技研发中心、新产品开发中心以及一家博士后工作站。总投资8000万元的国家级不锈钢制品检测中心,主体工程已封顶。
“强强联合”和“集团作战”相结合。日前,江苏新东方特钢有限公司、江苏申源特钢集团联合打造的“中国戴南不锈钢管坯基地”挂牌成立。新东方公司是江苏惟一的不锈钢轧制企业,年轧制能力20万吨;申源集团是全国最大的气阀钢制品生产基地,年产量达1万吨。两家企业合作后,申源集团投入1.2亿元新上不锈钢冶炼项目,所产钢锭供管坯基地轧制。今年上半年,兴化市委、市政府作出决定,着手整合现有1000多家不锈钢企业,加快组建以“中国戴南”为主打品牌的不锈钢产业集团,并分门别类培育不锈钢板材、棒材、焊丝、型材等领军型企业,提升发展档次,以品牌优势占领市场。近日,江苏戴南不锈钢集团宣告成立,目前已进入实质性的运作阶段。
衡阳市金则利特种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,公司主营耐蚀软磁合金,为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。公司自成立以来,即致力于耐蚀软磁合金的研发。公司已具备年产耐蚀软磁合金8000吨的生产能力。